江蘇多地持續開啟“蒸籠”模式 防空洞里別有“洞”天
8月1日,江蘇省氣象臺再次發布高溫黃色預警。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預計未來一周江蘇都將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其中沿江和蘇南地區最高氣溫將達到35至38攝氏度。據記者統計,這已是該臺自今年7月以來第16次發布高溫預警。今年夏天,江蘇多地持續開啟“蒸籠”模式,南京市氣象臺數據顯示,6月以來,該市平均氣溫異常偏高,多地創下同期歷史極值。南京氣象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7月,南京共出現12個高溫日,部分地區監測氣溫較往年偏高3攝氏度以上。面對“超長待機”的酷暑,市民在減少戶外活動的同時,自身“納涼”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公共場所成為今年夏天市民納涼的熱門選項,而這些場館也乘勢推出當季活動,帶動新的消費增長點。
防空洞里別有“洞”天
7月31日上午8時40分,雖然距離當日開放還有20分鐘,但位于南京雞鳴寺旁的北極巖人防工程納涼點外已聚集了不少排隊等候進場的市民。“我們都是住在附近組團來的,可以在里面打牌,也可以在里面閑逛,基本上每年夏天都要來。”現場阿姨們的熱情如同盛夏的驕陽一般。9時,納涼點甫一開放,室內近10張供市民休閑會友的桌位即被搶占一空。記者發現,納涼點狹長的通道內擺放著30余張座椅,還提供免費的飲用水、報紙雜志以及無線網絡等,數臺空調與加濕器持續運作,讓室內格外清涼。現場工作人員王阿姨告訴記者,納涼點由防空洞改建而成,每年夏天定期對外開放。“來這里的有長期組團來的老人,有圖新鮮的游客,還有中午來休息的上班族,每天有好幾百人。”記者了解到,除了北極巖,今年南京市還開放了北極西村、獅子山、雨花山等6處人防工程供市民度過酷暑。
不只是納涼,在許多地方,防空洞還被玩出了新花樣。在南京越界夢幻城117棟地下室,一座由防空洞改造而成的酒吧“藝品春山”便是其中之一。這里曾是南京工藝裝備廠的職工活動中心,淺綠色的木質門,冷色的瓷磚,搭配上室內昏暗的燈光,酷似港風歌舞廳的清涼氣息撲面而來。清冷的地下室則成為天然的酒窖。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店內既精釀啤酒,也儲存紅酒;既做經銷,也做零售,食客在飲酒之余還可以自行挑選心儀的酒品帶回家。“平時人少一點,周末人很多。”
冰水世界“冰”爽一夏
暑氣逼人,冰與水成了“降火”的必備元素,而提供此類項目的場所自然也成為寵兒。在南京瑪雅海灘水公園,等待進園的私家車在兩公里外的馬路上便排起了長隊。“孩子玩膩了商場里的游樂設施,又由于年紀太小不能進游樂場玩,便考慮帶她去玩玩水,還能解解暑氣。”市民洪女士說。南京湯山、蘇州樂園、常州天目湖等景區也紛紛推出“水世界”,趣味親水的親子互動、乘風破浪的龍舟快艇、新鮮刺激的竹筏漂流……聯袂為游客準備了一場夏日清涼的“饕餮盛宴”。
冬奧之年,也讓冰上運動在這個酷暑成為新的風潮。在南京奧體中心冰上運動俱樂部,早晨第一場溜冰課程便近乎爆滿。俱樂部教練貫偉楠告訴記者,為了保證顧客安全與體驗,場館每天設有3個時段,每個時段150個名額。配合優惠券疊加使用,75元可以購買一個時段內兩小時的體驗名額。她表示,冬奧的余溫帶動了今年暑期的溜冰“熱”,不少家長將溜冰當作孩子的興趣愛好來培養,也有不少愛挑戰的年輕人前來嘗鮮,場館各項運營指標較往年同期均出現可觀的上漲。
黃金屋內“書”下乘涼
漫長暑期,學習成為廣大學生群體必須面對的課題,而既能學習又能納涼的圖書館自然備受青睞。7月29日上午9時30分,南京圖書館剛開館半小時,便迎來超過570位市民。座無虛席的圖書館里,有上網課寫暑期作業的學生,有備戰各類考試的考生,也不乏邊納涼邊炒股的股民。據了解,今年夏天,南京圖書館推出了“《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閱讀推廣展”“南京圖書館藏套印本展”“‘紫金文庫’叢書散文作品選展”等“七彩夏日”系列活動,南圖文創藝術中心也推出了奶茶、咖啡、水果冰沙等多個系列的當季飲品,供讀者在“充電”時給大腦“降溫”。
同樣書香氤氳的納涼選擇還有市面上的各大書店。在南京新街口大眾書局國藥店,特價書、買一贈一、刮刮樂等活動讓人應接不暇,應季飲品與“歡度暑期”購卡充值優惠活動再添誘惑,吸引了不少市民。記者了解到,南京各區正在積極開展系列促銷和閱讀活動,促進圖書消費。雨花臺區擬選擇區內4家實體書店發放4萬元圖書消費券;玄武區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實體書店為消費者提供“折上折”優惠;棲霞區發放了1萬張“棲·閱”讀書權益卡,持卡人注冊會員后購書享受八折優惠……馥郁的書香正在成為這座“文學之都”火熱夏日里的一片蔭涼。
標簽: